堰桥实幼:自然之美,润泽童心——班级自然角创设交流展示活动

作者:庄云   来源:  录入者:甘春花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6日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提到“幼儿的不同学习方式都需要我们去重视,并且通过一对一的倾听方式去走进幼儿,了解幼儿。”教师认真倾听幼儿,走进幼儿的童心世界,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能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支持。“有力的师幼互动”,从理论落到实践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有效的支架与抓手,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初夏时节,幼儿园的自然角正焕发着勃勃生机,我园以班级自然角的创设为契机,思考自然角中的师幼互动。

一、以心向美,以美润心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是幼儿活动环境的一隅,也是幼儿园课程的特色之一。《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要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我们要挖掘一切可利用的环境和教育资源,让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直接的、整体的体验和学习。”在自然角这个忙碌的小天地里,幼儿与大自然展开对话,与同伴、老师充分互动,自然之美润泽童心。

二、角落之美,师幼共构

自然角的创设离不开师幼之间进行式、追随式、合作式的有力互动,这种互动能够让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幼儿的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让每个幼儿的身心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适当的发展。活动中,各班教师详细介绍了自然角的创设思路和设计亮点。

1、基于儿童的立场。在班级自然角创建过程中,教师们能站在儿童立场上,将自主权还给幼儿,由他们自己规划设计、动手尝试、协商合作、思考探索……从而不断完善自然角的创设。在自然角,孩子们观察着身边小动物的点滴变化,记录着每一棵草木的荣枯,发现学习、操作探究和表征记录的能力得到了更为连续和长久的发展。

2、助力课程实施。有班级从课程实施入手,针对饲养的动物寻找出相关的课程生发点并梳理了幼儿学习方式和关键经验;有班级由种植蔬菜时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而生成课程;有的班级根据课程开展的需要创设干菜晾晒区、用石头铺成的休闲区……教师重视培养幼儿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使用多种策略与幼儿合作解决问题,有效发挥了自然角的教育功能。

3、师幼互动,促进学习。“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夏天孩子们的最爱。建立在对幼儿持续观察和倾听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幼儿思考如何在自然角加入“水”这一元素。师幼一起尝试运用积木、轮胎、塑料布等材料共同建构水生动物区,用粗陶老缸创设水生生物微型生态圈……在自然角的创设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意义的观察,动态化的设计,理解并适时支持幼儿的探索行为,进一步促进幼儿在自然中学习。

4、整合资源,挖掘价值。自然角所蕴含的教育资源是多元化的,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将自然角与幼儿兴趣与经验发展相联系,生成各种活动。例如,小班幼儿收集自然角的花瓣和叶片,感知颜色和形状特征;中班幼儿充分挖掘自然角的艺术价值,或泥塑多肉植物的花盆,或搭建蜗牛和蚯蚓的家,或进行容器的彩绘装饰自然角;大班幼儿利用跟进式地记录日志将自然角的种植故事分享给身边的人,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大班还将“天上村前”的建筑风格融入自然角环境中,拓展幼儿的体验方式。

三、以展促学,以研促进

教师在观摩展示中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在自然角的创设和师幼互动方面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安艳琰业务园长就此次自然角创设交流展评活动进行总结,她表示:在我园十四五课题“自然教育视角下幼儿园童话剧课程的研究”以及“四季童话”园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自然角是重要的实践区域。后续我们将围绕“幼儿一日活动中怎样参与自然角日常管理”“如何挖掘更多的互动方式满足幼儿多领域发展”等问题继续开展教研,希望大家在问题驱动下能够继续研磨,不断进步,实现师幼共同成长!

撰稿:庄云  终审:安艳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