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本园“十四五”课题的全面开局,课题背景下的班本课程也进入了新的实践阶段。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从“十三五”课题过渡到“十四五”课题的研究中,进一步明确如何将“自然教育”与“童话剧课程”进行链接。近日,堰桥实幼开展了“从自然教育到童话剧课程链接路径”的研讨活动。
首先,为了帮助教师更加明确到底什么是“自然童话剧课程”,教科室张周烨老师利用分支解读法带领大家详细地进行了相关理论的铺垫,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自然童话剧课程”的定义。
接着,老师们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围绕“蒜”这一自然资源预设课程内容,通过网络图等其他方式呈现课程框架,并进行分享与交流。其中,大班年级组结合蒜的外形、特性等多方面,通过集体探究和小组探究的方式生发了多领域的活动;中班年级组预设了“蒜的初遇、相识、相伴、相守”四个板块,通过种植活动、生长观察与照料等构建递进式课程;小班年级组则从大蒜本身入手,通过动手操作、家园合作等方式对大蒜的外形、味道、颜色等进行课程的预设。
最后,安艳琰副园长以“种植大蒜”活动为例,详细地介绍如何将自然资源“蒜”进行童话剧剧本的创编,通过案例的分享让老师们更加直观地明确了如何将“自然教育”与“童话剧课程”进行链接。
每次教研都是一次思想碰撞,每次碰撞都会有一份新的收获。通过本次学习研讨,教师们对于“十四五”课题背景下的班本课程实施都有了新的思考与方向。在推进“十四五”课题的道路上,堰桥实幼将继续披荆斩棘,让科研之路走得更深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