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STEM?
STEM一词源于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报告中,主要是指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但STEM教育并非四门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具备极强的综合性、丰富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首字母缩写,STEM教育即基于以上四个领域的教育,STEM教育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推进跨学科的融合,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青少年的STEM素养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重视。
推进STEM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STEM的教育过程不是简单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进行叠加,而是强调将原本分散的四门学科内容融合形成整体,把学生学习的零碎知识变成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作为科技教育和课程设计模式的革命,STEM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转化能力、基于真实世界问题的解决能力和融入情景的科技探究与创新能力、深度实践能力。通过STEM教育项目的实施,不断促进“学、做、研、悟、用”五位一体,逐步达到知行合一,不断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完善公民素养结构,不断促进教育文化革新,超越学科鸿沟,构建多样化的教育课程体系,从而在更深层次引发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那么幼儿园的STEM课程该如何开展?
1、开展以幼儿为中心的探究学习
鼓励幼儿拓展思维进行独立思考。STEM课程教育试图彻底改变以教师和家长(权威)为中心的教授模式,而是以幼儿为中心的探究学习;幼儿不再是知识的
被灌输者,他们要想办法实现或者证实自己的思维。
2、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探索
教师和家长作示范、教搭建,幼儿们亦步亦趋按步骤学搭建,这样违背了STEM课程教育“动手动脑的探索式”的内涵。STEM课程教育一定是要让幼儿自己选择“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
3、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
STEM课程教育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过程中要敢于让幼儿犯错,让他们尝试不同的想法、听到不同的观点,想办法解决探索中遇到的问题。STEM课程教育绝对不是在桌椅整齐的教室上课,而是在充满冰棍棒、各类积木、木板、锉刀、画笔等生活常见物品,在厨房、花房、户外等工作坊里尽情探索一番;STEM口才教育也绝对不是把幼儿扔进学校就彻底放手不管,而是在家庭、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可以让幼儿自己探索、思考、寻找和解决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