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主题墙创设是师幼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无锡市惠山堰桥实验幼儿园近日特开展了主题墙创设观摩展评活动,让教师进一步意识到环境育人的重要性,一起来看看吧,很精彩哦!
一、内容选择——形散而神凝
在内容的选择上,主要由教师创作大背景,通过孩子不同的活动来收集、制作、获取素材逐一投放使之丰富。如主题活动“热闹的马路”中,有的班级分支出汽车的结构、汽车的种类、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汽车、马路上的交通标志等,不仅让幼儿与墙饰积极互动,也带动了家长参与。幼儿也是主题墙的策划者,有的找资料,有的画图涂色,有的帮老师做塑封工作,不到两个星期,一个有趣的马路场景赫然展示在大家眼前。在这里,主题墙体现了幼儿学习经验的总结、强化、概括和提升。
二、主体参与——放手而关注
在主题墙的不断完善中,有的教师会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我们班主题墙和以前相比哪些地方不一样?你们觉得变化以后怎么样?为什么要放这些内容呢?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观察并参与创设。如小六班将童话剧的元素渗透进主题墙——《小猪盖房子》的主要情节记不住怎么办?可以让幼儿将情景画在纸上,根据绘制示意图学会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同时还根据幼儿的意愿,设立了《角色大PK》、《设计房子》板块,为幼儿提供了展现自己能力,实现自己表演欲望的机会。既解放了教师,也推进了幼儿自主学习的发展。
同时,教师也注重“留白”的艺术。在中班“蔬菜大集合”中,有的班级设立了《蔬菜金字塔》,让幼儿将生活中看见过的蔬菜画下来贴在金字塔上,在这里,幼儿可以随着经验的丰富逐步完善金字塔,对蔬菜营养的认知也不必一蹴而就,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调整墙饰内容。
三、交流互动——立体而多维
本次观摩中,发现有些班级的主题墙也是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教师根据本班幼儿情况设置板块,各有侧重。如大五班教师观察到班级中很多孩子都有蛀牙情况,便在主题墙上增添了《牙齿调查表》;有的大八班孩子对三点水的汉子很感兴趣,教师便在主题墙上让孩子搜集有关汉字;有的孩子对《老鼠嫁女》故事中,结婚应该是中式婚礼好还是西式婚礼好很有争议,于是老师与幼儿一同开设了“投票”板块......主题墙变成了一面会说话的墙,它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多维,从局部到整体,从高控到儿童视角......促进了儿童、家长与环境的三维互动。
本次主题墙观摩与展评,传递着儿童喜欢的世界,传递着教师放手的痕迹,也传递着家长与幼儿园联动互助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