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桥实幼:以研促教,共同成长

作者:张晓琳   来源:  录入者:邱华霞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2日

——《挖掘科学活动中材料的价值》公开课研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一课三研”作为幼儿园教研的一种活动形式,凝聚教师集体智慧,让教师在实践、研讨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逐渐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对培养教师专业能力、促进专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为了充分挖掘园本教研内涵,提升园本教研品质,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近日,无锡市惠山堰桥实验幼儿园大班组以“神奇的水”为主题开展一课三研,探究科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在深化该园STEM专题课程的建设同时增强幼儿与教师的获得感。

活动由组内三位老师分次进行,一研由周璇老师执教,她带领孩子们围绕“神奇的水”开展活动,孩子们在初步了解“水”的表面张力这一科学原理的同时,通过观察、猜想、实验等探究活动记录并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二研由桑张丹老师执教,在一研的基础上,桑老师让孩子们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直观地了解水的表面张力产生的原理,让孩子们知道水的表面张力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三研由安艳琰老师执教,她以猜谜的方式导入活动,孩子们通过两次不同的实验深入了解什么是水的表面张力。实验一:往盛满水的玻璃瓶中依次投入硬币;实验二:一组幼儿将纸牌贴合在装满水的玻璃瓶口,倒转瓶口观察水到底会不会流出来。经过操作,孩子们发现,用钻了洞的纸牌封住瓶口再倒过来,纸牌会紧贴瓶口,水也不会流出来。另一组孩子通过操作发现,用纱布封住装满水的瓶口后,水不会很快滴出来。

本次园本教研活动,不仅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路,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每一研结束后,执教老师提出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困惑和不足,参与评课的老师们针对本次研讨的主题进行探讨。凝聚着集体的力量的“一课三研”让老师们在碰撞思维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获得教育智慧的发展,切实提升了园本教研的品质。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