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市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背景下,为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不断推进自然教育视角下班本童话剧课程的沉浸式研究,近日,无锡市惠山堰桥实验幼儿园开展了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班级微课程展示与评比活动。
一、年级组长说课题,聚焦课程展风采
本次活动分大班、中班、小班三场进行,以本学期班级开展的班本微课程为分享内容。年级组长在本组开场前就年级组的课题成果、微课程开展情况进行汇报。秦志杰老师讲述大班组关注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与内容,聚焦园内资源生成《“桥”这一家》《大树身份证》《橘子树结果果啦》《走,去村前》《一路“童”行》《一园青菜成了精》等精彩纷呈的班级微课程。各班以问题为导引,以资源为媒介,动态生成课程网络图,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支架儿童的问题与探索。李雪婷老师表示:中班组借助课程审议进行各班微课程课程实施过程的梳理,以教研组的力量深入研究幼儿园资源融入课程内容的形式,以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微课程方案。《童宝造船记》利用了幼儿园沙水区资源;《你好,小羊》回顾了孩子们和“童宝动物园”小羊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菊花朵朵开》用布展的形式将课程活动推向高潮。小班组以专业引领、思维碰撞为重点进行分享。吕兴华老师表示:小班在微课程推进过程中不断与级部、园部进行研讨,课程开展到哪一个阶段?下一步的设想是什么?还可以怎样进行?园部和级部通过诊断性审议的方式参与到班级的微课程开展中。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些班级会按照预设进行调整和优化,有些班级会追随幼儿生成新的活动。接下来,各组教师以PPT或视频的形式呈现精彩纷呈的课程故事。
二、评委讨论精点评,引领提升促发展
活动结束后,评委根据现场汇报,结合微课程文本进行点评和反馈。庄云老师建议从儿童的角度、儿童的活动半径去规划课程内容,分析幼儿园各类资源蕴含的活动价值。张燕副园长对老师们利用幼儿园资源,将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课程开展情况表示肯定,还要进一步依托审议,提升课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张园建议教师们进一步思考自然童话剧与班本课程相链接的形式与路径,让课题下的课程走得更深、更实。
在班本微课程实施过程中,大家总会听见、看见、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始终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及时给予支持。本次活动进一步落实教师在童话剧课程建设中的儿童立场,强调关注幼儿生活和兴趣、尊重各年段幼儿发展特点的理念与认知,加强了对幼儿生活周围各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效提升了班本课程建设的常态质量。
编辑:庄云 审核: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