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童话剧主题背景下的多元评价策略

作者:安艳琰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安艳琰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3日

浅谈童话剧主题背景下的多元评价策略

无锡市惠山堰桥实验幼儿园? 安艳琰

[摘要]

笔者以幼儿园童话剧特色课程为前提,以课程系统中的评价为话题,围绕“充分调动师幼和家长的积极性,使评价主体多元化、“从童话剧课程内容出发,力求评价内容综合化、“以幼儿为本,探索能追踪幼儿发展始末的多元评价方式和“从三个年龄段和五大领域发展目标出发,探索多元化的标准评价四个方面对本园在童话剧课程下实施多元评价策略的经验进行了分享,力求对幼儿的评估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

[关键词]

评价主体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

[正文]

幼儿园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既是课程运作的“终点”,又是它继续发展的起点,而且伴随着课程运作的全过程。在本园实施现状中,我却发现对评价的重视度还不够,教师更多的关注于课程内容的实施、形式的创新,来体现课程游戏化项目背景下的教师观和儿童观,但是对于幼儿园课程评价方式的深入实践研究却并不是那么浓墨重彩。那么,幼儿园课程质量靠什么来提高?幼儿园、教师、幼儿在课程中的成长与发展如何提升?我园依托无锡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幼儿园发展适宜性童话剧特色课程开发的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书刊,最终借鉴和运用了多元的评价方法作为我园童话剧课程方案的评价方式,旨在保证我园在童话剧课程有质量、有深度的开发和实施前提下,教师和幼儿都能获得共同的进步。

多元的评价方法,是指在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评价的标准等方面多元化的一种课程评价方式。

一、充分调动师幼和家长的积极性,使评价主体多元化

我们将幼儿、家长、教师甚至专家纳入童话剧课程评价体系中来,力求评价的主体多元化。例如在班级特色课题活动中我们有幼儿演讲故事的内容,对于演讲者(幼儿)的表现力评价,我们就设置了“幼儿自评”一栏。教师提前将演讲故事的要求向幼儿和家长描述清楚,然后通过有准备的演讲,幼儿针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评价。这一形式充分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班级特色课题活动的积极性,也让演讲故事的要求深入幼儿内心,使他们更清晰的知晓了怎样讲故事才是最棒的。在这一例子中,也体现了家长评价的痕迹。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了有准备的故事演绎,教师通过摄像分享给该幼儿的家长看,然后该家长透过视频结合多方的评价,在家庭生活中对幼儿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从而促进幼儿演讲故事表现力的提高。同样的,教师和家长一样起到同样的作用,只不过教师的主阵地是在幼儿园之内,或者说是陪伴孩子的所有时间之内。当然,评价的内容不一定仅仅局限于班级特色课题活动,而是贯穿于一日活动各环节。而家长的主阵地是校园外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园部作为更高角度的评价者,则是通过不同年龄段所提炼的《童话剧发展指南》标准,依托班级童话剧主题的实施来实现。在这评价策略下,教师、幼儿和家长三者形成了积极的互动循环链,为实现幼儿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从童话剧课程内容出发,力求评价内容综合化

我园童话剧主题课程的开发中,我们关注整个童话剧课程是否是在有逻辑、有准备、有计划的前提下开展的。我们不以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价的重心,而是以幼儿是否获得了健康、语言、科学、社会和艺术等五大领域的全面关注和进步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在大班童话剧《疯狂牙虫》的主题评价表中,教师紧扣童话剧中的各种元素,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念和年龄段目标,通过七个评价方向对幼儿在本主题中的实际表现给予了三个等级(好中差)的评价,如图所示:

三、以幼儿为本,探索能追踪幼儿发展始末的多元评价方式

1、以促进幼儿发展为评价理念,注重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本身是指向发展的,这与我们所贯彻的“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相一致的。我们搜集幼儿在童话剧课程中学习的过程与证据,然后通过教师的解释、反馈来促进幼儿的发展。比如童话剧主题中教师所撰写的学习故事、案例分析等。如学习故事中,教师基于对幼儿游戏过程有目的的观察,形成客观描述,然后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回应策略,并通过实施形成第二个观察片段,然后再通过分析、回应、实施,形成第三个观察片段,通过对幼儿发展过程的多次捕捉,使幼儿能力获得逐步的提升。这就是我园对形成性评价的实践方式之一。

2、选择与童话剧课程相匹配的表现性评价为主要方式,同时关注对幼儿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评价。

如果说上述提到了形成性评价关注的对幼儿学得怎么样,那么童话剧演出和相关的量化评价表关注的便是幼儿最终有没有学会。

童话剧本身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色彩,因此在童话剧课程开发实践中,我们借助六一儿童节这一契机,在全园开展童话剧演出活动。教师、家长、幼儿便可借助这一完整的演出从侧面考察每一位幼儿在童话剧中的学习结果。幼儿对剧情的熟悉程度、对道具的制作和运用能力、对角色肢体动作和台词表演技能、舞台的相关经验,多种表现力都在演出中淋漓尽致的展示了出来。

量化评价表主要是童话剧主题评价表和班级特色课题活动记录表。童话剧主题评价表是童话剧主题活动过程始末每位幼儿在主题实施的初期、中期、末期三个时间点对幼儿五大领域能力的评价;班级课题特色活动记录表是对幼儿在对童话故事的语言表达、肢体动作和声音音量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进行不同梯度的评价,以便为教师检验与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为幼儿在这方面的进步提供反馈、也便于幼儿园家长了解子女在园发展情况提供参考。以往的评价方式较注重结果,而多元评价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多元评价注重评价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由于不同的幼儿学习能力、努力程度、学习态度等都大不一样,如果只从学习的结果来评价某门课程是否高效、合理,理由就很不充分。而将幼儿的进步状况、努力程度等纳入评价体系之中,我们就能找准问题的原因,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课程,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形成性评价方式——案例分析和学习故事,教师在童话剧主题实施过程中及时观察和追踪幼儿的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