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指出,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情绪安定愉快”是健康领域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分离焦虑期时的紧张与害怕;与同伴发生争执时的束手无策;没有大人一手包办时对挫折情境时的焦虑烦恼,都会成为孩子心中的小麻烦。于是,“哭”成了孩子的常用武器。近日,为了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堰桥实幼小(2)班开展了“拥抱情绪,做情绪小主人”的心理健康活动。
“坏”情绪来了怎么办?在前期活动的铺垫后,孩子们知道了有高兴、生气、害怕、难过四种常见的情绪。当有些情绪来到人身边时,会忍不住想大喊大叫,想挥舞小拳头,“坏”情绪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应该做些什么来调节情绪、平复心情呢?
教师带着孩子们在教室里创设了情绪体验角,当与好朋友发生不愉快时,可以到“和好角”的规则图上去选择一种方式跟好朋友握手言和,可以为好朋友制作一个小礼物、谁先拿到小花谁就先说说心里话等;当心里难过时,可以选择抱抱娃娃、听听音乐,还可以去“树洞”里抽一张情绪释放卡,跟着卡片上的提示去做一做,舒缓一下心情;可以去投掷,扔掉坏心情;还可以折一架纸飞机,放飞坏心情;做一张情绪条,挂在绳子上吹一吹,吹走坏心情等等。
幼儿使用情绪角,并通过一系列方法抒发自己的负面情绪,帮助自己平复心情、调节情绪,对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此外,同伴之间经验分享也能帮助幼儿获得更多调节情绪的方法。
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情绪背后的深层原因,引导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做好自我观察、自我表达和自我调节,及时疏导幼儿的负面情绪,帮助幼儿学会与情绪和谐共处。更要以身作则,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感染和影响幼儿。以欣赏、接纳的态度对待幼儿,对幼儿合理需求并给与及时、有效的回应,用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不愉快的事情,为幼儿作出榜样。
撰写:陈瑾
审核:朱和媛
发布:秦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