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的畅想
无锡市惠山堰桥实验幼儿园 陈炎敏? 佘昭玥
一、真假我来辩——幼儿的兴趣聚焦
班级里美工区有新材料了,就是它——圆木片,孩子们拿到以后却对它的真假产生了一定的疑虑,并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幼儿运用多种感知对木片的颜色、重量、形状、大小形状以及触感等多种方面进行对比,来判断木片的真假,符合了《指南》大班幼儿的科学目标: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在辨别木片真假的过程中提现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对木头的各种角度的观察和探究,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不正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
二、年轮初体验——年轮的秘密
1、我们的发现
经过幼儿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各方争执不下,这教师提出了一个小问题:“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的圆木片上有什么?”孩子们仔细观察后说出了自己的发现:树上有一圈一圈的年轮,;我知道,年轮就是树的年龄,一个圈就是代表一岁,有几个圈就是代表几岁”大家开始埋头数起来。
2、户外探索
第二天,我们组织了远足活动《参观小树林》。大家充满好奇地对着大树又抱又摸并开始猜测大树的年轮:很大很粗的树年轮肯定多,可能有一百岁;用手就能捏住的树,年纪比较小,年轮少。
孩子们通过小组讨论,到户外环境探索等方式,对圆木片,对年轮有了一些初步的接触和了解,培养了幼儿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也让孩子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分享自己的发现。
3、经验推进
户外活动探索结束后,我给孩子们展示了他们抱着大树的照片,让大家猜一猜年龄,结果孩子们都一致认为:长得高的、粗的、壮的树年龄较大,长得矮的、细的树年龄较小。
于是我们通过两张图片帮助孩子们来验证他们的想法。她们的年龄有多大呢?
面对老师提供的两棵树的图片幼儿大胆运用自己的知识对树木的年龄进行了猜测,发现孩子们一般认为又高又大的水杉树年龄较大,而又矮又小的尔威兹加树年龄较小。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起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得出结论水杉树生长的速度很快,十几二十岁就可以长得很高很高,可是尔威兹加树一百年只能长33厘米。孩子们顿时都明白了。
也有孩子提出疑问:“那为什么水杉树可以长那么高,而尔威兹加树却只能长那么矮呢?”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推进,发现:“水杉树长在有丰富水源,肥沃的土壤里,而尔威兹加树生长在沙漠地带。”
三、童话剧萌芽——童话剧《森林奇遇》
如果有一天,长得又高又大的水杉树和长得又矮又小的尔威兹加树碰到了一起,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热烈的讨论之后,结合了自己的身份角色,幻想了当时的情境,创编了水杉树和尔威兹加树之间的对话,同时还进行了情境表演。如帆帆小朋友冯找了一张椅子站在上面,表示自己是高高的水杉树,朱朱则蹲了下来,表示自己是矮矮的尔威兹加树,有声有色的进行了表演。
孩子们自己也会在空余的时候也会进行一些表演对话,童话剧《森林奇遇》就这样初步诞生!
1、主题网络图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设计了主题网络图,主要通过唱一唱、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来开展。
2、创编剧本
初定剧情:
根据幼儿初次表演,教师将幼儿的对话记录下来,并进行了一简单的整理
二次跟进:
上述对话明显对于一出童话剧来讲剧情太过简单,对话也比较少,因此为了激发幼儿对剧本创作的灵感,考虑到这是森林中的故事,老师便将幼儿喜欢的与森林有关的角色:光头强、熊大熊二投入了剧本中,一时之间,在孩子们的讨论中激起了层层浪花。
剧本精加工
?孩子们一致认为,不能够采用熊二说的话,但是要怎么说才能够让光头强放弃砍水杉树和尔威兹加树呢?
- 上一篇:“捕捉绘本中的艺术元素”主题教研…
- 下一篇:班级微课程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