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的预防

作者:   来源:网络转载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8日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幼儿园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幼儿的身体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水 痘

主要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水痘的潜伏期约1023天,分为潜伏期和出疹期。水痘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内发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为35mm的斑疹,约1224小时左右经皮疹发展成为水疱疹,皮疹一般是成批出现,免疫缺陷的人患此症时症状较严重,常有继发细菌感染及合并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等。皮疹经23天后干燥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在发病35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故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本病呈自限性,病程约23周。

传染源: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发病前1天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1、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手段2、加强病人的隔离,隔离期一般为发病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学称“痄腮”,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以5-15岁发病最多,冬春季节发病较多。接触腮腺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后z日内可以发病,在学校或托儿所等儿童集中的场所易造成流行,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大多预后良好。

临床表现:发病初可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症状,12日后腮腺逐渐肿大,体温可达39℃以上。儿童患者症状较轻,可无明显前驱症状。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后、向下发展,充塞于下颌骨和乳突之间。因腺管发炎部分阻塞,故进食酸性食物促使腺体分泌时疼痛加剧。颌下腺肿大时颌下肿胀,可触及椭圆形肿大的腺体包块。除腮腺肿大外,腮腺炎病毒可侵犯不同gS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皋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腺炎等。可伴随腮腺炎先后出现,一般认为是并发症,也有单独出现者。

预防措施1.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可采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肌注预防。2.患儿应隔离至腮肿消退。3.患病期间饮食宜清淡,以流质、半流质为主,不宜食用酸性食物,肥腻及油炸食品。

风疹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